游客发表
9月2日,林虎第八届快递“最后一公里”峰会在北京举行。农村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林虎发表了主题演讲。市场
“农村寄递物流是拥有邮政业新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的巨大极重要渠道之一,对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潜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快递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增长去年7月,林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农村意见》,这是市场邮政法修订实施以来,国务院印发或经国务院同意印发的拥有邮政业新第五个推动邮政快递业发展的重要政策性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巨大极国务院对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潜力高度重视,充分说明在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快递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畅通国内大循环过程中,农村寄递物流必将扮演重要角色。”林虎说。
林虎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是快递业的重要任务之一,畅通农村快递“最后一公里”是其中关键。在林虎看来,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是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客观需要。既有利于补齐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农村寄递服务能力和效率,畅通农村生产、消费循环;也有利于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促进融合发展,服务扩大内需战略。
二是支撑农村产业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客观需要。既有利于叠加与农村电子商务协同发展效应,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也有利于推进农业农村经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激发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活力。
三是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需要。既有利于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人才、土地、技术、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也有利于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
“近年来,国家邮政局始终将农村群众网购配送需求和农产品上行需求放在心上,加快推进快递下乡、进村,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与农村电子商务协同发展效应显著。”林虎说。
一是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国家邮政局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快递进村”工程的通知》《关于印发2022年“快递进村”工作要点的通知》等文件,联合商务部等8部门出台《关于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有关工作的通知》,会同农业农村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开展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和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创建摸底和入库申报工作。已有26个省(区、市)出台了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二是发展体系不断健全。2021年邮政企业改造5769个乡镇邮政局所,加快农村邮路汽车化,新增1.9万个邮乐购站点,全国718个县(市)初步完成三级邮政物流体系建设。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县级共配中心850个。邮快合作在31个省份全面推开,合作建制村已达到25万个。有23个省(区、市)的35个“交邮合作”“交快合作”项目入选2021年全国第二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2021年,邮政企业新建5处冷库/气调库项目,改造4处冷库/气调库项目,新配置冷藏车、冷链车40辆。天津、吉林、海南、重庆等多地出台冷链寄递鼓励政策和补贴措施。
三是重点任务不断推进。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超过三分之二的建制村实现了4个以上快递品牌服务覆盖。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2.6万个建制村中,快递服务覆盖率已经超过80%。今年1-8月份,农村地区快递收投量较上年同期增长30%以上。各地积极整合在村邮政、快递、供销、电商等资源,累计建成各类村级快递服务站点26万余个,快递企业总部在农村寄递网络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在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仍存在末端服务能力不足、可持续性较差、基础设施薄弱等一些突出问题,与群众的期待尚有一定差距,亟待完善顶层设计,加强体系建设,提升发展质效,需要凝聚全行业的智慧和力量,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解决。”林虎说。
一是切实完善农村寄递物流“最后一公里”体系建设。在保证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农村邮政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共享,强化邮政网络节点重要作用,提升农村邮政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要统筹农村地区寄递物流资源,加快推广农村寄递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有效降低农村末端寄递成本。要强化农村寄递物流与农村电商、交通运输等融合发展,继续发挥邮政快递服务农村电商的主渠道作用。
二是分类推进农村寄递物流“最后一公里”重点任务。在基础条件较好的东中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驻村设点、企业合作等方式,提升“快递进村”服务水平;在企业经营相对困难、成本收益问题更加突出的西部农村地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邮政、交通、供销等各类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扩大“快递进村”的覆盖面。会同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农业农村部共同开展好100个农村电商协同发展示范区和300个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项目的创建工作。
三是不断凝聚农村寄递物流“最后一公里”发展合力。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加大对农村地区邮政快递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的投入,改造邮政乡镇营业场所、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维护农村网点稳定运行。快递企业要着重完善符合农村实际的分配激励机制,落实总部责任,向农村地区倾斜更多资源,保护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保障农村快递网络可持续运行。要加强与交通、供销、商贸流通等企业的业务合作,推进资源整合、标准互认和服务互补,在设施建设、运营维护、安全责任等方面实现有效衔接。
四是有效提升农村寄递物流“最后一公里”服务水平。依靠科技赋能,积极参与构建冷链寄递物流体系,在田头市场合作建设预冷保鲜、低温分拣、冷藏仓储等设备,满足不断增长的农产品冷链寄递需求。因地制宜推动共仓、共拣、共运、共配,综合运用直接上门投递、智能快件箱投递、快递公共服务站投递等模式满足多元化寄递需求。督促快递企业特别是企业总部加强对全网服务范围的统一管理,提升揽收环节地址管理水平,进行细化到村的服务范围承诺和合同履行。不断提升农村快递市场治理能力和水平,严肃查处农村快递末端服务违规收费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随着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加快建设,拥有巨大潜力的农村市场一定能够成为邮政快递业新的增长极,邮政快递业也必将在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乡村振兴中充分体现担当作为,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时代贡献。”林虎表示。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