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徐苑蕾 相比去年同期,剪刀差今年上半年,营收碧桂园服务营收与净利润出现明显的利润“剪刀差”。根据半年报数据,现碧报告期内,桂园规模碧桂园服务实现营收200.6亿元,服务同比增长73.5%,不再而去年同期增长率为84.3%;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25.8亿元,追求同比增长21.9%,收购去年同期增长率为60.7%。剪刀差 对此,营收在业绩发布会上,利润碧桂园服务执行董事、现碧总裁李长江解释称:“2022年受大环境所限,桂园规模物业行业也不例外地受到影响,服务疫情是关键,非业主增值服务以及社区增值服务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碧桂园服务的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占比最高的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的增长。上半年,该业务板块收入约109.9亿元,同比增长约112.4%,占总收入比例上升至约54.8%。 自2018年上市以来,碧桂园服务进行了多轮配股募资超过300亿元,并将大量资金投入收并购。2021年起,碧桂园服务接连收购了蓝光嘉宝服务、富力物业、彩生活旗下邻里乐控股以及中梁百悦智佳等物管公司股权,收费管理面积因此大幅增长为物管服务创收。 在此背景下,截至2022年6月末,在碧桂园服务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中,来自关联方碧桂园控股的收入占比从去年同期的69.9%下降至41.5%,而来自第三方开发的物业管理收入占比则从30.1%上升至58.5%。 截至报告期末,除“三供一业”业务外,碧桂园服务物业服务收费管理面积由2021年末约7.7亿平方米增加约7750万平方米至约8.4亿平方米,物业服务合同管理面积由2021年末约14.4亿平方米增加约1.7亿平方米至约16.1亿平方米。 在业绩发布会上,碧桂园服务执行董事、天力物业总裁肖华也谈到天力物业(富力物业旗下公司)被并购后的情况。他表示,经过半年的磨合,在保证基本队形不变、结构不散的基础上,天力物业实现管理层级向扁平的三级管控模式的转变,让管理链条更短,效率更优。“目前公司的运营总体平稳,团队整体能较好地融入并适应碧桂园服务的运营体系和机制。” 不过,虽然收并购短期内带来了规模效应,但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2022年上半年,碧桂园服务整体毛利率为26.9%,同比去年同期的33.4%下降6.5个百分点。 对于毛利率的下降,碧桂园服务首席财务官黄鹏解释称,一个因素是并表业务的结构性影响,收购业务的毛利率低于碧桂园服务原有的项目,此外还有收购之后无形资产的摊销、期权费用等成本。另一方面,疫情也增加了服务工作量和防疫物资的成本,此外公司对管理职能人员进行整合优化,调整至一线业务,也影响会计成本的计算。 在业绩发布会上,管理层多次提到,以追求合约规模的增长来进行收并购已不是目前碧桂园服务的重点。取而代之的是,碧桂园服务将在运营上追求有现金回报的利润、服务满意和社会价值,三者缺一不可。 黄鹏表示,今年碧桂园服务并没有规模较大的收购计划。但他强调,公司会使用收购的手段补足能力上的短板,强化一些优势,而且在收购时,条件会更严格,过程管理会更谨慎。 谈及业绩指引,黄鹏坦言,上半年公司内生贡献的增长受到疫情影响确实有一定受损,因此适当调低了全年指引预期。收入方面,碧桂园服务预期全年同比增长率不低于40%,核心净利润同比增长率维持20%-30%水平。 “外部环境出现一些深刻的变化,如果说在规模增长或利润上抓得紧,某种程度上来讲可能会丧失一些机会。”黄鹏说道。 截至今年6月末,碧桂园服务银行存款和现金总额约89.9亿元。黄鹏表示,碧桂园服务还有30亿元左右的理财和40亿元左右的战略性投资和上市股权类投资,未来会逐步收回和退出。 “加上每年自己创造的话,即使行业在变化,外部环境再恶劣,未来我们仍然也会有100多亿元,甚至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到明年的话就可以有近200亿元的资金富余,可以去做一些事情。”黄鹏说道。 |